環球資源所作所為告訴了我們,在互聯網幾乎無所不能的這個時代,一場樸素展會的效果或許更好
不久前,作為B2B行業翹楚的環球資源(Nasdaq:GSOL)宣布,與亞洲國際博覽館管理有限公司續訂合同,將繼續于2009至 2012年間在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環球資源系列采購交易會”。此前,環球資源已經獲得了2006年至2007年在該館舉辦展會的場租合同。
這不是一個小數目。近5000萬港幣的場租費用,相當于該公司2006年凈利潤的三分之一左右。不難看出,環球資源正力圖實現收入的多元化。正如其董事長韓禮士所言,要將業務拓展到供應商和買家合作的每一個細節中。
對于這家有著35年歷史的B2B貿易服務商而言,只有快速地適應環境變化來實現商業的轉型,才能維持企業強大的生命力。
展會還是互聯網
在環球資源的首席營運官裴克為看來,環球資源并不是專注于電子商務的貿易服務商。“我們提供的是多渠道整合式服務,出版物、網絡及展會都是我們服務重點。”
“互聯網仍然只是所有出口媒體中的一分子而已。傳統的展覽會帶給人的那種面對面交流和交易的體驗是B2B網站無法替代的,他們之間是‘互生’的關系。”裴克為告訴《財經時報》。
環球資源董事長兼行政總裁韓禮士則直接指出了互聯網相比于展會的缺點。“互聯網能夠幫助買家尋找成千上萬的供應商,卻不能幫助他們對產品進行有效的對比,而且供應商的網站質量參差不齊,常常令買家感到麻煩。”實際上,作為亞洲第一家B2B網站,環球資源也擁有56萬的互聯網買家社群。
通過加大展會的投入,環球資源正在試圖將B2B網站和展會模式實現融合和互補。環球資源去年的一項調查表明,83%的買家充分肯定展會對B2B貿易的重要性,而75%的買家在參加展會前已確定他們將要參觀哪些展位。
初嘗甜頭
中國出口商如何向價值鏈上游轉移是一個許多人都在思考的難題。對于環球資源來說,這卻是一個機會。韓禮士告訴《財經時報》,當越來越多的中國出口商面臨困難,環球資源的整合式多渠道營銷理念將更能吸引他們的關注,“我們也會因此獲得更多的客戶和收入。”
在環球資源的計劃中,2007年將推出包括“系列采購交易會”等在內的4場全新的展會。數據顯示,2006年環球資源展會的凈營業收入達到了4225萬美元,占其總營業收入的27%,較2005年增長了14%。
環球資源網站加展會的模式也得到了供應商的好評。更受到采購商歡迎的是“買家專場采購會”, 這種采購會由環球資源挑選出來的優質賣家和國外的大型零售商,就某一類或多類商品的采購進行面談。
不斷轉型
韓禮士有一句名言,如果一家企業不能根據它所服務的產業來規劃并不斷調整經營方向,必將迅速衰落。不斷轉型,這也是環球資源能夠生存至今的根本。
幾乎很少有像環球資源這樣的B2B貿易服務商。他們很少做廣告,卻熱衷于通過雜志免費直投、開辦研討會吸引眾多客戶的注意。他們在行業外的名氣并不大,但在眾多供應商和買家中口碑卻是頗好。
在上世紀90年代初,環球資源采用EDI軟件幫助用戶發送和接受訂單,這幾乎可以看做是電子商務的雛形。1995年,環球資源推出了亞洲資源在線網站,這是亞洲第一家B2B網站。
對于環球資源而言,面對日益成熟的電子商務競爭對手,一個重要策略就是要將網上、網下的營銷整合起來,給企業提供一整套的服務。
“這種服務不僅僅包括通過雜志、網絡、展會等給供應商提供全方位機會,我們的教育資源和基本管理理念也將幫助他們從與買家的合作中受益,實現差異化,并向價值鏈的上游挺進。”韓禮士表示。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