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變化顯然不是朝夕之間能夠完成的,它需要足夠的時間來做積累”
長久以來,出身香港的鳳凰衛視一直扮演著一個尷尬的角色。
“鳳凰衛視一直沒有放棄在中國內地的落地努力,但是和移動的合作讓我們有了另外一種選擇。鳳凰衛視的夢想是建立一個全球華人的媒體平臺,新媒體更希望通過互聯網的無限性,使全球華人零距離。”鳳凰衛視副總裁、鳳凰新媒體CEO劉爽表示,新媒體已經完成了技術準備工作,下一步將在全國展開大規模的推廣活動。
聯手移動
早在2005年11月底,鳳凰衛視便將新媒體確定為未來的發展重點,并區別于以前的鳳凰衛視“官方網站”。鳳凰新媒體更注重提供網絡互動、寬頻以及無線增值服務。
按照鳳凰衛視董事長劉長樂的想法,鳳凰新媒體更注重提供網絡互動、寬頻以及無線增值服務,其收入能迅速增長到鳳凰總收入的20%甚至更高。
“新媒體是鳳凰衛視謀變的嘗試。不過在與移動正式合作之前,這樣的模式缺乏爆發的基礎。”據劉爽介紹,早先,幾乎所有的新技術和新產品鳳凰新媒體都有涉及,但他們不過是一種嘗試,方向性并不明確。直到2006年6月8日,中移動宣布入股鳳凰衛視,鳳凰新媒體終于迎來了爆發的契機。
劉爽說,和中移動合作后,鳳凰的電視節目將進入一個新的傳輸平臺,“事實上,我們將成為一個擁有SP資質的CP.我們對未來的描述也越來越清晰。”
神秘也是資源
2006年10月18日,籌備許久之后,鳳凰網正式改版。據記者了解,鳳凰新媒體已經通過一家名為“天盈九州”的新SP,上線了包括“整點播報”、“玩娛俱樂部”等18款WAP產品,這些產品的內容很多都來自于鳳凰衛視資訊。
“良好的口碑幫助了我們,消費者接受的程度超過我們的想象。”劉爽表示。
對于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鳳凰衛視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普通消費者經常有機會看見鳳凰衛視的節目。但是受限于廣電的政策,相當多的用戶在家無法接收到鳳凰衛視的節目。正因為鳳凰衛視有區別于國內媒體的豐富和及時的信息來源以及獨到的視角,使眾多的用戶對于鳳凰新媒體充滿了期待。
“當我們打通通路的環節,用戶對于鳳凰內容的渴望也就得到了釋放。”劉爽說,“2007年我們的業績有望大幅增長,其中預計無線增值占50%左右,廣告占1/3,其他為網絡寬頻業務收入。”
鳳凰通道
在很多人看來,傍靠著鳳凰衛視這個大平臺,新媒體已經有了足夠的養分,劉爽需要做的僅僅是把這些內容變成短信或者圖片即可。“這顯然是對新媒體的誤解。”劉爽說。
在劉爽看來,傳統媒體業務流程是記者負責信息的采集,編輯負責對信息的深度行整理、加工,然后通過專門的平臺,報紙或者電視傳播給用戶。
“新媒體的業務流程與傳統媒體并沒有質的區別,關鍵在于信息的獲取和傳播通路上加入了普通的用戶。”劉爽說,目前國內眾多的新媒體都只是簡單的增加了內容輸出平臺的多樣性,但這樣顯然是不夠的,在信息獲得渠道方面大多數新媒體并沒有發生質的變化。
劉爽認為,未來鳳凰新媒體的格局中,有效信息獲取的渠道將變得更加透明和多樣化,用戶的參與并不只是停留在口頭。
專業的編輯隊伍將承擔起更大的責任。他們將不再僅僅是信息的篩選者和過濾者,他們還需要負責提供信息的研判和重新組合,并且按照用戶的興趣和意愿選擇不同的渠道進行傳播。“這樣的變化顯然不是朝夕之間能夠完成的,它需要足夠的時間來做積累。”劉爽說。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