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絡上對“紙陷包子”最終結論的質疑到北大女生歐洲裸奔,再到江西“最毒后母”事件以及這次的濟南大水,這一陣子互聯網上言論確實熱鬧。有不滿這種狀況的人說,網民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喜歡信謠傳謠。這樣的結論很容易得到知識文化精英人群的精神呼應,因為他們已經被那些“開口就罵,逮誰罵誰”的所謂憤青氣得夠嗆了。
但是,除了一些網民素質極端低下這個明擺著的原因以外,互聯網謠言事件應該還有更高的分析價值。有人借這些事批判網絡暴力,說網絡這個無疆界媒體縱容了信謠傳謠的習慣,而且由于無限制,暴民們總是借網絡行兇。把“用吐沫淹死你”這句狠話變成了現實。
這樣的結論表面上看正確,從好的方面說,中國人很善良,很容易被欺騙。從壞的方面說,中國人喜歡看熱鬧起哄,良心麻木,巴不得別人比自己下場更壞。但理性人的考量不能僅止于此,這樣解釋清楚網民信謠傳謠這件事,至少不充分。
“紙陷包子”事件被揭穿之后,網民仍然不罷休,很多留言都懷疑這個揭穿本身是假的。因為要開奧運啦,因為要維護北京社會的穩定啦,因為政府要遮丑啦等等,反正懷疑權威結論。
但是,懷疑權威本身是壞事嗎?生活沒有質疑,就會變成死水一潭,沒有對權威的挑戰,進步就無法開始。所以應當允許懷疑存在,這是民主第一步。至于說到如何讓懷疑、挑戰變得更理性,更符合程序,更有建設性,更文明,那是第二步第三步要做的事情。
再說“最毒后媽”事件,鄱陽縣公安局發布丁香小慧被虐事件情況權威調查通報。結果是丁香小慧體表初始傷是自己跌倒造成的,后媽沒有虐待她。公安局的人出來說話了,夠權威了吧?但是關于這樁“史上最毒后媽”的案子在網上還不能了結。很多人不相信官方結論,堅持相信自己聽到的不同版本。除了一些地方政府平日時的威信不高容易被人懷疑,做事太粗糙太簡單也是讓人懷疑的重要原因。網民們有自己的分析:沒打怎么會有骨折啊,自己摔一下怎么會傷到吐血的程度?總之,他們根據一般人分析事物的邏輯來判斷、懷疑,理由也是相當充分。這說明什么?說明權威部門沒有完全地盡到義務把這樣疑點一一解釋清楚。像這種基于相信謠言而提出的質疑,其實對公務員的工作是一種促動。沒有這種輿論上的壓力,山西奴工事件肯定也是揭不開的。
還有一件事,就是北大女生在歐洲裸奔的事件,現在看來也是一樁假新聞。因為事件的中心人物、天津狀元考生張小姐已經為此專門回國來打官司了。可是在報道后面的跟帖中,還有一大堆人不信她。為什么?因為這些人心里不平衡,他們想看北大的笑話,希望這個社會上所有的精英人士、,成功人士、富裕人士都出笑話,正所謂氣人有笑人無。
類似的事件在網絡上屢見不鮮。但我們認為這屢見不鮮的事情里包含著一個重大課題,那就是社會各階層間的和解。必須承認的一個社會現實是多元化的存在。而多元化社會正是我們想要的社會形態。因為多元化社會的出現,社會矛盾也就隨之多元化了。在多元化的基礎上每個人都希望社會和諧,而和諧的前提就是各階層之間放棄對立。網民們渲泄怨氣,可以讓社會上層人士意識到,差距太大必生仇恨。那么,要實現和解,精英階層必須要主動,做些善事、美事,要真心實意為大眾服務,才能為自己贏得一個好的生存環境。
網民信謠傳謠,不是好事。開口罵人,逮誰罵誰,更應該受到譴責。但這事要解決起來也不容易。批評教育不是好辦法,借口存在這些現象而通過強力限制網絡自由更要不得!好的辦法還是分析一下信謠傳謠的原因,然后從自己做起,消除這個現象產生的環境和條件。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