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IPO熱潮興起
在本世紀初的股市泡沫時期,IPO是很多創業公司的最終目標。但泡沫破碎之后,IPO市場也一度陷入低潮。最近一段時間,IPO熱潮又有再度興起的趨勢,僅2007年第一季度,就有九家已經獲得風險投資支持的科技公司上市,其中上周有三家。不過,種種跡象表明,硅谷創業者短期暴富的局面已經很難再重現。在今年上市的科技公司中,大多是較為成熟的企業,主要銷售網絡設備和無線互聯網服務等產品。
與此同時,盡管Web2.0概念過去兩年受到熱烈追捧,但今年卻沒有一家Web2.0公司上市。原因何在呢?從本質上講,Web2.0公司同股市泡沫時期的上市科技公司有很多相似之處,例如都受到狂熱追捧,營收很少,而且有著同樣的投資者。迄今為止,主要的Web2.0投資者包括Benchmark Capital、Draper Fisher Jurvetson、紅杉資本、以及eBay創始人皮埃爾·奧米德亞(Pierre Omidyar)旗下的基金。
為何Web2.0公司缺席
面對Web2.0概念引發的熱潮,很多業內人士驚呼網絡泡沫再次來臨。但風險投資者認為,現在的情況同網絡泡沫時期有著本質的區別,創業公司短期內就可以進行IPO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也就是說,大多數過去幾年才發展起來的Web2.0公司還不夠成熟,因此無法上市。Benchmark Capital的高級合伙人比爾·格利(Bill Gurley)表示:“將一家創業公司三年之內帶入股市是1999年的思維方式! Benchmark Capital是Web2.0公司Zillow.com的主要投資者之一。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新一輪的科技IPO沒有獲得投機性投資。例如,盡管尚未實現盈利,但網絡創業公司Aruba Networks上周的IPO就相當成功。不過,Aruba Networks過去幾年的銷售額一直高速增長,這足以給投資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不僅僅是吸引眼球。圖片和視頻共享網站Photobucket的CEO阿列克斯·韋爾奇(Alex Welch)表示:“你可以在一夜之間獲得流量,你可以在一夜之間展開大規模宣傳活動,但它們并不能立即給你帶來收入。”
上市不再是最終目的
Photobucket主要為用戶提供圖片存儲服務,據稱今年的營收有望達到3200萬美元。韋爾奇表示,他并未考慮將Photobucket上市。與之相反,他已經聘請雷曼兄弟公司為其尋找買家。事實上,很多Web2.0公司都采取了類似的戰略。它們并沒有將IPO最為最終目的,而是尋求被一些已經上市的Web1.0巨頭收購。
2006年底,Google以價值16.5億美元的股票收購了YouTube。這一交易使得很多小規模交易黯然失色,但不容忽視的是,自2004年以來,雅虎董事會主席兼CEO特里·塞梅爾(Terry Semel)也累計投入了相當的資金用于收購,其中包括2005年以58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移動內容提供商Verdisoft。過去一年里,Google還收購了9家其它公司,包括文字處理軟件公司Upstartle和維基公司JotSpot。
在美國之外的市場,Web2.0公司的境遇有很大不同,因為它們無需承擔會計規則帶來的高額支出。例如,德國網絡服務公司Xing已經在歐洲上市,日本網站運營商Mixi也于去年開始上市交易。(馬。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