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人來說,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云出名不如張朝陽早,影響不如王志東大,人也沒有丁磊年輕。但在國門之外,馬云卻早已獲得了《商業周刊》、《福布斯》等世界權威媒體的好評。為什么阿里巴巴墻里開花墻外香?這是因為我們對馬云和阿里巴巴的了解還遠遠不夠
2007年新年伊始,阿里巴巴公司宣布了全新的業務戰略——將重點發展海外買家,借船出海,與雅虎美國和雅虎日本的資源相整合,幫助阿里巴巴的中國供應商沖刺國際市場,并吸引更多歐美和日本的海外買家出口到中國,以及增加對華采購。
與此同時,阿里巴巴也在費盡心機完成公司自身優勢的樹立。不久之前,馬云宣布投資1億元人民幣成立阿里巴巴(中國)軟件優先公司,并推出了互動搜索的“阿里幫幫”和發布商業信息的“阿里助手”等軟件。阿里巴巴的觸角早已遠遠地突破了自己原有的陣地。
但這些只是阿里巴巴全球化棋局中的一個又一個戰略布子。此前的7年中,阿里巴巴已經在這一條路上埋下了為數眾多的棋子和一盤形勢不錯的棋局。現在,眾多美國互聯網公司正紛紛涌入中國,希望染指這一新興市場。而阿里巴巴,這一全球最大的B2B網站也將新的戰略目標,瞄準到這些海外競爭者的后院。
誰更成功
為什么要把目標瞄準海外競爭者的后院?阿里巴巴首席執行官馬云早已經為今天的這一舉動埋下了伏筆。早先談及為什么要收購雅虎中國時,馬云就表示,收購原因之一就是看中了雅虎在海外擁有的巨大影響力和訪問量,“要把它作為戰略工具。”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將海外發展視作己任。為了實現更持續的發展,他們走向海外去尋求自己新的增長點,比如說我們時常掛在嘴邊的聯想、海爾、華為和TCL等等。
今天,說到海外成功,少有人會想到阿里巴巴,但事實上,阿里巴巴可能是海外市場第一個熟知的中國公司,而阿里巴巴的海外客戶可能也是中國公司中最為堅實的。
對于那些國際化先行者來說,成功無法回避兩點:一個是優秀的管理帶來的運作和成本優勢;第二點是發揮創新能力,讓自身的產品與眾不同。倘若如此比較,聯想、海爾等公司具備的優勢,阿里巴巴似乎也統統具備,或許更為優越。比如,聯想目前在其自身領域的國內市場份額約為34%,而阿里巴巴在中國B2B市場份額甚至已經超過70%。
阿里巴巴B2B總裁衛哲認為,中國不但已經成為制造工廠,而且很快會變成進口大國,阿里巴巴能夠代表中國的買家去買海外的東西,因為沒有哪個公司比阿里巴巴更懂中國買家和賣家。
在創新方面,阿里巴巴的商業模式也可圈可點。由于探索性的實行向賣家收費,阿里巴巴得以擺脫傳統收交易費的形式,改收會員費,這就使會員的門檻大大降低。2006年,光是阿里巴巴上發生的外貿額就超過200億美元。
國際化
談及國際化問題,衛哲認為,國際化成敗與否,關鍵看企業在國際化發展過程當中得到了什么。eBay希望在中國復制一個商業模式,結果導致水土不服。
而阿里巴巴的國際化是拿來主義,將資源聚焦在能夠產生效益的地方,根據自身的情況量體裁衣,取長補短。比如和雅虎合作,就是為了利用它在國外發達的網絡優勢帶來物流,做中外貿易。
“阿里巴巴不會跑到日本去做日本的B2B和C2C,也不想做美國人和美國人之間的交易,這不是阿里巴巴的優勢。”衛哲對《財經時報》記者說。
亞洲最大的高爾夫球車生產基地日普董事長陳秋田2000年正式涉足電動車領域。今天,沃爾瑪、西爾斯、JCPENEY都對其產品垂青有加。但陳秋田知道誰幫了他的大忙。
“2003 年之前,我們是騎著自行車向前走,以這樣的速度要想到達歐美市場,估計要花上幾年的時間。而選擇阿里巴巴網站以后,我們如同搭上一趟通往海外市場的直通車,天塹從此變通途了。”陳秋田說。
2006年10月,沃頓商學院管理學教授馬歇爾·邁爾在北京演講時,給中國企業領導者提出了一些建議,即在走出國門之前先搭建一個強大的國內平臺。馬云也認為,中國企業要在國際市場贏,先要在中國本土市場贏。
于是,阿里巴巴一方面在對外揚帆啟程,積極走向海外,一方面在長期立足的國內大本營發力狂奔,有條不紊且大刀闊斧地擴張。
同心多元化
《財經時報》記者獲悉,今年將有2001名新員工加入到阿里巴巴的B2B隊伍中,使整個B2B業務部門員工數突破5000人,而整個阿里巴巴集團成員因此將擴充到7000多人,年底前甚至將可能超過1萬人。
同時,在國內版圖上,阿里巴巴將視野盯住了諸如成都、天津、大連、石家莊等潛力城市。2007年,阿里巴巴將在包括上述城市在內的10個城市增開辦公室,從而使其在全國的辦公室總數達到25個。
“阿里巴巴將跳出習慣意義上沿海地區江浙和廣東的主要業務根據地,將戰線縱深延續到中國的內地,尤其是蓄勢已久的西南地區以及待開發深挖的中部和東北地區。”衛哲介紹說,“在這些地區,阿里巴巴將在本地招聘各種人才,推出一系列針對本地網商的服務內容,包括提供上門咨詢和服務等,開發本地市場。”
雖然企業電子商務從去年來有成為紅海的趨勢,但阿里巴巴又一次跳出紅海,抓住了對手們的盲區。
除此之外,衛哲還告訴記者,阿里巴巴要從一個單一的信息服務平臺轉型,成為一個能夠提供包含資訊、金融、物流和IT技術在內的全方位服務的網上交易平臺。
在外人看來,整個阿里巴巴集團似乎正在趨于多元化,但在阿里巴巴內部看來,這不過是一種同心多元化,圍繞的始終是電子商務這個主題,而且這一核心正在加強。
五架馬車
在阿里巴巴新的布局中,B2B主要為中外企業貿易提供平臺;淘寶網主要提供企業和個人對終端消費者的在線銷售;雅虎中國主要為企業和用戶提供低成本的在線營銷;支付寶主要為企業和個人提供強大的網上支付體系;阿里軟件主要幫助商人管理生意。
但是,這五架馬車并非單兵作戰,而是彼此呼應,互為犄角之勢。“未來幾年,這五大兵團彼此之間的整合將是阿里巴巴集團戰略調整的重頭戲。”衛哲說。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曾經說過,商業目的的定義只有一個,那就是創造你的客戶,市場是由企業的經營者創造出來的。阿里巴巴的所作所為似乎與此如出一轍,其正在中國和中國以外的海外新興市場編制一張巨大和廣泛的網絡,將天下所有的生意人網絡其中。
聯想希望在3年內,將銷售收入擴大到100億美元。與此相比,馬云的夢想毫不遜色。他曾經認為,在美國高速發展的20年,誕生了微軟這樣的企業;在中國未來高速發展的10到15年,也可能會誕生2到3家微軟級的企業。馬云希望到2009年,也就是阿里巴巴10歲時,阿里巴巴能夠躋身于微軟、英特爾這樣的世界級跨國公司之林。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