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pace一直在與微軟(Microsoft Corp.)前管理人士羅川商談合作事宜。羅川曾任微軟MSN業務中國區負責人,去年12月離職后創辦了自己的公司。據羅川稱,他正在與MySpace就合作事宜進行談判,其他合作方還包括國際數據集團(International Data Group)旗下的中國風險投資公司,以及中國網通(China Netcom)前首席執行長田溯寧旗下的投資機構中國寬帶產業基金(China Broadband Capital Partners LP)。
羅川說,不論最終成立怎樣一個合資公司,估計都將由他的團隊掌握控制權。這種安排在這類互聯網交易中比較少見。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去年10月新聞集團董事長默多克(Rupert Murdoch)宣布將讓MySpace在中國落戶的消息前后,相關談判就已開始。IDG亞洲區負責人熊曉鴿拒絕發表評論,田溯寧也拒絕置評。
從理論上說,MySpace在中國應有很大發展潛力。中國已有1.37億互聯網用戶,他們大多在30歲以下。而MySpace目前在全球青年社交網絡領域目前穩坐頭把交椅,它依靠用戶提供的網頁內容獲得收入。
據了解談判情況的人士說,MySpace將在合資公司中占多少股份目前還不確定。羅川拒絕就談判內容發表評論,他只說掌握控制權將是最基本的(條件)。
他在接受采訪時說,底線是管理團隊需要擁有合資公司的控制權,以確保公司能遵守相關規定、保證管理層有權決定給中國用戶提供哪些最適合他們的服務。
落實到具體操作上,也就是說,默多克在合資公司的經營權方面可能不得不屈居后座。
實際上,幾乎其他所有試圖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互聯網公司都因為管理程序、監管規定和市場競爭等方面的障礙而栽過跟頭。
比如,雅虎(Yahoo Inc.)和eBay Inc.在中國市場單打獨斗數年之后,最終都不得不將中國業務拱手轉給中國企業。去年高調進入中國市場的谷歌(Google)目前還在獨立經營,但其市場占有率遠遠低于中國本土競爭對手百度(Baidu.com)。
上個月,新聞集團亞洲區子公司星空傳媒(Star TV)的首席執行長請辭,該公司與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旗下ESPN的合資企業經營的一個體育頻道也喪失了在中國大陸的經營牌照。去年,新聞集團還將其所持鳳凰衛視(Phoenix Satellite Television Holdings)股份的半數轉讓了出去。鳳凰衛視擁有在中國大陸部分地區播出節目的牌照。
曾在微軟效力12年的羅川在擔任MSN中國區負責人期間,促成公司與有上海市政府背景的上海聯和投資公司(Shanghai Alliance Investment Ltd.)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MSN中國分部表示,目前它擁有1,500萬用戶。
羅川說,他與中國的業內人士有過很多交往,包括其他互聯網大公司的負責人。他還說,他知道這個行業的運作過程,也了解這些大公司是如何發展壯大的。
從默多克的過往經歷看,為進入新市場,他會竭盡所能、不惜一切代價。然而,讓MySpace的控制權旁落他人之手對默多克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過去,他還很少有愿意叨陪后座的時候。默多克曾來過大陸討論MySpace的計劃,據知情人士說,他還考慮讓他的妻子、出生于中國大陸的鄧文迪在MySpace中國分部董事會謀一個正式席位。羅川不愿對此發表評論。
羅川說,外國公司進入中國后帶來了豐富的技術經驗,但他們隨后會開始從全球角度推廣自己的產品,給本土經理人留下的自主空間非常有限。
MySpace在亞洲另一個重要市場──日本也曾遇到過類似的問題。據知情人士說,自MySpace從去年11月份進入日本之后,新注冊用戶數就開始逐漸放慢,目前已降到很低的水平。
有分析師表示,MySpace中國區經營部門需要有相當的自主權,以便對MySpace的形式作出重大調整。互聯網咨詢公司CIC首席執行長山姆·弗萊明(Sam Flemming)說,中國的交友文化已經非常發達。MySpace進入中國后的問題不是要創造這種文化,而是怎樣去激發利用它。CIC曾為百事(PepsiCo Inc.)、耐克(Nike Inc.)等公司提供過有關中國網絡文化的咨詢服務。
弗萊明說,MySpace在美國人氣很旺,美國人通過它在網上與別人共享自己喜愛的音樂、照片和視頻,以此展示自己的個性。但在中國,大多數在網上都是匿名發言或發布信息,“人們不太談論自己,不是總想展示自己有多酷。”“換句話說,My Space(“我的空間”)在中國很可能會變成Our Space(“我們的空間”)”。
甚至,就連MySpace這個名字可能都需要改動。MySpace已在中國注冊了MySpace.cn網站,網站頁面下方標注的版權所有人是“北京麥斯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麥斯貝”三個字是'MySpace'的音譯,沒有什么具體含義。羅川拒絕透露他的公司的名稱。
接下來就是如何賺錢的問題。據羅川說,大約已有100家公司試圖在中國復制MySpace的模式,而試圖復制YouTube的可能有200家。
華興資本(China Renaissance Haiwen)首席執行長包凡說,這塊市場已經極其擁擠。華興資本是北京一家小型投資銀行,主要業務是幫助中國互聯網企業對外融資。他說,中國人非常擅長模仿。他們既然能模仿“路易·威登”手袋,自然也就能模仿YouTube和MySpace。
包凡說,MySpace似乎正在努力從以前大多數外國公司都會犯的錯誤里吸取教訓。他說,要想在中國獲得成功,有一個本土經理人團隊是不可少的。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絡版供稿并保留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摘編。)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