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蟬鳴,本是避暑遮蔭的好時光。但對于POCO.cn掌門人姚鴻而言,這段時間卻是異常的忙碌。就算忙中偷閑,他也會繃緊了神經。
姚鴻是國內第一家圖片社區網站的創始人。在兩年前獲得IDG超過千萬美金的風險投資后,姚鴻便計劃將POCO市場總部搬至北京。時間總算定在了7月底,從廣州來到北京,一路北上,這讓很多人都懷疑,姚鴻和他的POCO能否打破“南橘北枳”的宿命?
但姚鴻至少能確定一個事實:他所倡導的圖片社區模式,是對目前視頻熱潮的一個諷刺,甚至是一次有力的狙擊。因為在他看來,視頻網站的熱潮不過是幾家公司和投資人“忽悠”出來的時髦故事。國內不是每個人都會需要并會制作視頻,但大部分網民卻有儲存和交流圖片的需求。
“互聯網傳播最多的就是圖片,其次是文字,再次是MP3,最后才是視頻。”姚鴻向《財經時報》比較說,視頻網站的需求不如圖片網站,但成本卻是后者的5倍,“真的很難相信除了少數視頻網站外,其他視頻網站能堅持活下來。”
由此帶來的幾個懸念是,圖片社區到底是一種什么模式,對于用戶和廣告主而言,它的魅力又體現在哪里?圖片社區網站將能否取代目前視頻網站的位置,成為國內互聯網一個新的投資熱點?
剖析圖片社區
實際上,圖片社區網站的模式早在國外赫赫有名。雅虎當年3500萬美元收購的圖片社區網站Flickr,如今已炙手可熱。今年5月,MySpace為收購另一圖片社區Photobucket,耗資甚至高達2.5億美元。
“但是在國內,以圖片為主的個人空間網站卻幾乎沒有。這完全是一個空白市場。”姚鴻不無自得地說,“除了POCO”,“大家都在學習國外的Youtube和Myspace,卻忽視了這個更大的金礦。”
姚鴻的POCO可能是國內圖片社區的最早的“淘金者”。其實,POCO最早定位并非圖片社區,而是一家以電子雜志為主導業務的網站。但在熱鬧過一段時期后,電子雜志市場遭遇到發展瓶頸。經過與投資方IDG磋商,曾經做過攝影論壇的姚鴻決定將戰略重心放在圖片共享領域,電子雜志的思路被大體推翻。
今年2月,POCO決定再次轉型,正式瞄準“圖片興趣互動社區”模式。經過4個多月的籌備后,POCO正式推出了寵物、“達物”、手機、旅游等四大社區,加上原先的攝影和美食兩大社區,POCO已形成了以興趣圖片為導向,實現更多個人空間增值功能的大型圖片共享社區。
這種模式很快使POCO受到眾多時尚網民的歡迎。今年6月,國外Flickr網站在華被封事件,更是進一步擴大了POCO的影響力。迄今為止,POCO的用戶數量已經達到5400萬,每天同時在線人數達到60萬人,而在去年,該網站的廣告收入突破千萬元,遠遠超過國內其他Web2.0網站。
“如果按照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興趣愛好以及不同的主題,轉型后的POCO甚至超越了Flickr,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圖片社區網站,”姚鴻如此宣稱。
8000萬張圖片背后的價值
7月26日,姚鴻在百忙之中,趕赴北京某個會議上做了一個奇怪的演講,標題是《8000萬張照片背后的價值》。8000萬是POCO目前擁有照片的數量,這是5400萬用戶的積累貢獻成果,它們背后的價值到底是什么?
姚鴻在演講中闡述了POCO的獨特優勢:它的用戶群。與其他Web2.0網站不一樣,POCO的用戶群是目前國內最具消費力的一類人:高收入、時尚的網民,他們會購買價格數萬元的攝影或數碼裝備,他們喜歡通過圖片向別人炫耀或交流寵物、手機、新鮮事物、旅游等話題;他們喜歡享受,愛嘗試新鮮事務。
“我們的用戶里,幾乎沒有網吧用戶,都是家庭用戶,晚上7點后,是我們網站的流量高峰。”姚鴻如數家珍。
而這些特性,恰好也吸引了眾多廣告主的注意。
據姚鴻透露說,目前POCO所獲得的千萬元廣告收入中,六成來自硬廣告,四成則來自社區活動的營銷。廣告主大多是一些高端品牌,比如通用汽車、耐克、索愛等。“尤其是手機、數碼相機等行業,幾乎所有品牌都是我們的廣告客戶。”姚鴻透露說。
不過,姚鴻更喜歡向廣告主推薦“網站廣告+雜志廣告+互動活動”的整體營銷方案。在過去多年,POCO在電子雜志領域積累的優勢本來就很明顯。圖片社區模式也帶來了種種活動的可能。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POCO與通用汽車的合作。當時為了宣傳通用一款中高端汽車,POCO在線征集了大量玩家隨車參與活動,并得到了大量的拍攝圖片,再精選制作成電子雜志,通過互聯網多家網站下載,從而形成了“二次傳播”的效果。
姚鴻認為,圖片社區網站的用戶群和形式都很符合廣告主的需求,而這恰好也是目前視頻網站普遍存在的“短板”。
“視頻網站目前主要以炒作八卦視頻為主,要知道,嚴肅的大品牌并不愿意將廣告投放在這樣的新媒體上,不管它流量有多大。”姚鴻如是說。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