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這些維護網絡安全的專家化身黑客,發動網絡攻擊?
本案中,年僅19歲的“黑客”李明(化名)用其成長軌跡詮釋了這一答案。
少年黑客原為安全專家
今年19歲的李明是涉案公司的銷售經理,也是合伙人之一。
警方在發布會上這樣介紹李明:只有初中學歷,他在計算機方面稱得上是一個天才。
李明原籍山東,2003年,15歲的他開始在家鄉幫人建設網站,同時自己還經營一個游戲網站,這時他剛上初三。一年內,李明凈賺3萬余元,這是他在網絡中掘到的第一桶金。
癡迷網絡的他無心學業,惟一愛好的是上網和閱讀計算機書籍,他成為所在學校成績最差的學生,但超越同齡人的計算機知識,彌補了他在學業上的自卑。
初中畢業后,李明來到上海。在上海,他做了游戲私服和外掛,因為其專業知識過硬,李明開始蜚聲業內,一些小游戲網站管理人員時常找他,求教網絡問題。
管理員們詢問李明最多的問題———DDOS攻擊成了他日后謀財手段。從那時開始,李明開始研究攻擊原理和方法,這時的李明,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安全專家。
隨后,李明開始同從事網絡安全產品的公司聯系,在此過程中,他結識了涉案網絡安全公司的法人代表羅某。
李明稱,當時網絡中充斥著DDOS攻擊。這些橫行無序的數據包,如同天空中呼嘯而行的飛彈,有的發射于競爭關系的游戲廠商,有的發射于網絡安全公司,目的是推銷“防彈”產品。“亂,就是當時網絡安全的寫照。”李明稱。
2005年末,李明返回老家開設寵物店,但因經營不善,兩年內他虧損30余萬元。兩年后,李明重返上海,找到羅某,策劃攻擊國內大型游戲公司,目的是推銷涉案公司的網絡安全產品。
這一次,李明成為發射“飛彈”的炮手。
攻擊后上門推銷防火墻
在李明領導的攻擊團隊中,李明是攻擊的主要發起人。而公司法人羅某是“偵查員”,負責尋覓獵物,物色合適的大型網游公司。而另外兩名參與攻擊的公司女員工黃某和邊某,所學并非計算機專業,她們只是在李明的指揮下,進行攻擊操作。
今年4月,李明等人將目標鎖定聯眾公司。聯眾公司以提供網絡棋牌游戲為網民所熟知,2004年時,即已擁有近1.5億注冊用戶,每月活躍人群達1500萬。
4月23日開始,聯眾在北京等3地服務器遭遇猛烈攻擊,眾多玩家無法進入游戲,公司為此調整帶寬,試圖“泄洪”但攻擊流量也隨之增大。25日,攻擊再次上演。
4月底,就在攻擊結束數日后,李明等人開始主動聯系游戲公司技術部門,稱其研發的防火墻設備能有效地阻止“外來攻擊”。
抱著試試看的心理,聯眾公司決定先租用該公司設備試用。在使用李明等人提供的防火墻后,針對游戲公司的攻擊立刻大幅下降。在此期間,李明所在公司多次要求聯眾購買該設備。
讓李明算盤落空的是,在攻擊停歇期間,聯眾也在動員自己的技術人員調試網絡服務器,并決定,先停止使用李明公司的防火墻,以檢驗改造成果。
聯眾此舉激怒了李明,在停用“李氏”防火墻的第二天,聯眾在北京、上海、石家莊的服務器再次遭受攻擊,勢頭比最初攻擊更為兇猛,攻擊持續了一個月,累計損失數百萬元。
這種防火墻與黑客攻擊的詭異關系,讓聯眾頗感無奈和疑惑,4月29日,聯眾向警方報案后,反映了這一情況。
昨天下午,在宣布李明等人落網的新聞發布會上,聯眾總裁伍國樑告訴記者:“用他們的防火墻效果不錯,原本打算向他們訂購百萬元的設備,結果一停用就受大規模攻擊。”
4嫌疑人被批準逮捕
從“少年高手”到“網絡蛀蟲”,李明經歷了一個人生蛻變。事實上,在攻擊時,他利用技術隱藏了自己的IP地址,試圖“隱身”。
昨天下午,市局網監處副處長趙宏志稱:“北京警方擁有大批技術高手,手段再高的嫌疑人,最終也將無所遁形。”
趙宏志稱,目前網絡發展迅速,網民增加的同時,網絡犯罪也不斷發生。主要特點是犯罪趨于低齡化,35歲以下人員居多,還有就是犯罪種類較多,如網絡詐騙、網上招嫖等,本案具有代表性特點。
發布會上放映的抓捕短片中,李明稱,他共攻擊了4家大型網游公司,成功2次,目的是推銷產品。
李明供認,自3月份任職以來,為增加產品的銷量和市場占有量,他們利用黑客手段對多家網游公司發動攻擊,取得成功后,向被攻擊公司銷售產品。
目前,李明、羅某等4人因涉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已被海淀檢察院批準逮捕。
本報記者 王鵬 劉甲
相關報道: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