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國內股市震蕩未了,但有“中國網絡第一股”之稱的網盛科技(002095)的股價走勢卻一騎絕塵。截至7月13日上午10時,網盛科技股價高達81元,一周內漲幅接近30%。
而網盛在行業網站領域大刀闊斧的整合,更是引起了競爭同行的高度警惕。近日,阿里巴巴、中國網庫、慧聰集團、九城集團也紛紛加入了B2B行業網站的明爭暗斗中。隨著這些梟雄的涌入,行業網站首次呈現出濃烈的硝煙氣息。
網盛模式遭抨擊
相比起阿里巴巴馬云、慧聰網董事長郭凡生,網盛科技董事長孫德良無疑還是“小兄弟”。然而,在網盛科技風光上市之后,這位“小兄弟”的舉動卻日漸囂張。
6月5日,網盛科技宣布耗資1000萬元,收購中國服裝網51%股權。據悉,這也是網盛科技自今年初提出通過“小門戶+聯盟”運營模式,打造100個中國化工網策略以來的首次大宗兼并。
這顯然對財大氣粗的阿里巴巴構成了威脅。此前,阿里巴巴曾推出了自己的四個行業分站,化工網赫然在列。根據阿里巴巴的上市計劃,其旗下B2B業務還將計劃融資10億美元。業內人士預計,一旦融資成功,阿里巴巴針對網盛的“圍剿”將隨即展開。
作為阿里巴巴的老對手,郭凡生一方面不忘攻擊馬云,另一方面也忍不住對孫德良大放冷槍:“B2B是蒼蠅趴在玻璃窗上,有光明沒前途。”在最近的一次業內論壇上,他與孫德良進行了針鋒相對的爭辯。
7月10日,B2B行業網站的后起之秀中國網庫董事長王海波更是語出驚人:“目前國內還沒有真正的B2B電子商務網站。雖然B2B的模式是有的,但是阿里巴巴、慧聰網等目前還都不能算是真正的B2B電子商務。”
在王海波看來,網盛科技的發展模式同樣軟弱無力。他的觀點是,真正的B2B電子商務應該像沃爾瑪、家樂福那樣,是在網上真正實現批量采購,且和B2B電子商務結合最緊密的傳統產業。
“所有的公司都可以做行業網站,而且進入門檻非常低,但很多網站都是虧損的,主要原因在于他們搭建一個電子商務平臺,而不能與傳統產業進行很好的結合。”王海波舉例說,如果服裝電子商務網站不和傳統服裝廠商進行合作,那么一定玩不下去。
此外,王海波也將渠道視為其他網站難以突破的門檻。“在互聯網領域,技術可以復制,模式可以復制,但渠道是絕對復制不了的。即使孫德良斥資5億元,也未必能把中國網庫的渠道復制過去。”王海波笑稱。
他還透露說,中國網庫2008年底前將在全國312個城市打造出自己的萬人渠道團隊。
商業模式待突破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國內行業網站的蛋糕十分令人垂涎,2006年行業網站總體的服務收入已超過100億元,如果再加上一些高附加值,未來幾年這個市場的價值將不可估量。
盡管潛力巨大,但眾多參與者卻普遍存在心態浮躁的現象。上述人士認為,目前B2B行業網站的競爭模式并不算豐富,這一領域存在大量抄襲現象,更多創新的商業模式還需要引入其中。
相比之下,阿里巴巴旗下的行業網站走的是一條綜合行業網站的路線,由于品牌強勢,阿里巴巴目前已擁有大量行業會員。
網盛科技和中國網庫則更趨向發展專業化的行業網站聯盟。在網盛科技推出“小門戶+聯盟”運營模式之前,中國網庫在2006年初也提出了“中國行業網聯盟計劃”。該計劃的宗旨是把B2B電子商務還給傳統企業,通過與傳統產業的合作,幫助傳統企業實現B2B電子商務。
王海波解釋說:“產業鏈上的B2B才應該是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B2B市場行業特點鮮明,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原料商稱為B1,制造商稱為B2,分銷商稱為B3,零售商稱為B4.網庫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首先做好B3和B4兩個市場。如果B3和B4做好了,B1和B2自然水到渠成。”
行業網站新軍九城集團則另辟蹊徑。2007年,九城集團大舉進攻國內電子商務市場。4月,九城集團斥資2700萬美元收購了以垂直搜索聞名業界的雅蜂網, 同時還打算對B2B網站環球市場集團進行500萬美元的戰略投資。他們的策略是,將電子商務的切入點放在整合B2B電子商務搜索和服務網站上。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B2B行業網站競爭的加劇,以及越來越多的競爭模式的相繼出現,國內諸侯混戰將最終告別同質化時代。從這點來看,瘋狂整合的網盛科技只是揭開了一場大戲的序幕,沒到收場的時候,勝敗就很難預料。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