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電視廣告的單向傳播不同,土豆網根據用戶提供的個人資料,以及他(她)在網站上停留的時間、點擊的視頻數據進行分析,會在點擊的視頻播放完之后加入這位網民感興趣的廣告。
正是因為土豆網后臺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讓很多網友沒有安全感。有網友直言,“我平時喜歡看八卦,但這個愛好并不想讓別人知道,現在上了土豆網,感覺自己很不自由,背后有東西在記錄自己的一舉一動,隱私被人監控了。”
對于網友的爭議,土豆網的創始人王微事先沒有想到。他說,新的廣告系統本身不跟蹤具體的人,其核心原則是:在某時某地看到某個視頻的某臺電腦,可能適合看到那個廣告。但沒人知道這個用戶的具體身份是誰,系統里也不留記錄。網站只知道這個人的收視習慣。就好像系統會知道在上海的晚上8點到9點時段,10%的觀眾喜歡八卦,但是廣告系統不知道這10%的觀眾具體都是哪些人。
王微解釋說,“我們只是希望改變傳統電視媒體‘簡單粗暴’給觀眾看廣告的模式”。土豆網的理想狀態是,一個不喜歡體育的女用戶,她就不會在土豆網上看到任何有關體育的廣告。當然這取決于她在網上逗留足夠長的時間。
之所以要花費一年時間,引入邏輯學、心理學、統計學的元素推出這個3秒鐘廣告系統,是出于盈利的需要。盡管據第三方統計,5月份最新的數據顯示,土豆網不重復用戶有2000萬人,瀏覽量已經達到11.48億次。而在今年3月份,國外知名視頻網站Youtube則是5200萬人提供了11億次的瀏覽量。雖然瀏覽量上土豆網已經和Youtube相差無幾,但還需要大量燒錢。
王微說,“燒錢局面還會持續兩三年才可能過渡到盈利,但現在已經比播客網站剛起步時要錢沒錢、要人沒人的狀況好多了。雖然此前已經成功獲得三輪風險投資,但這套廣告模式開始運轉并且產生收入后,土豆網這個大劇院才真正開始能靠著自己產生的能量運轉起來。”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