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MySpace中國CEO羅川在上海宣布,該公司將盡快推出一款即時信息軟件,以幫助其在中國互聯網市場搶占更多份額。由于翻譯問題,中國媒體錯將此款軟件命名為“ASAP”。MySpace隨后發表了一份澄清聲明,稱該公司還未正式確定軟件的名稱,新聞報道出現錯誤是因為缺乏溝通。
這一插曲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MySpace中國的現狀。在媒體熱炒了數月之后,MySpace最終于4月27日推出了中文網站,這標志著該公司進入了中國這一全球第二大互聯網市場。MySpace中國希望中國1.44億名互聯網用戶將其視為一家本土公司,而不是傳媒大亨默多克的全球媒體帝國的一部分。但從即時信息軟件名稱引發的誤會來看,MySpace中國要想在競爭激烈的中國Web2.0市場脫穎而出,其管理層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在中國起步緩慢
MySpace中文網站由MySpace中國運營。除了MySpace之外,MySpace中國還從風險投資公司IDC和中國寬帶產業基金獲得了投資。MySpace中國由前微軟MSN中國總經理羅川執掌,董事會中還包括默多克的夫人鄧文迪,這無疑是一個強大的管理團隊。但是,美國互聯網公司在中國還沒有特別成功的先例。例如,雅虎和eBay都已進入中國市場多年,并投入了巨額資金,但最終還是選擇將中國業務交與本土合作伙伴。盡管谷歌仍在獨立運營,但該公司的近況也不理想,在市場份額方面遠遠落后于百度。
到目前為止,MySpace中國還未披露注冊用戶數字。據第三方調查機構預計,MySpace中國平均每月新增用戶7.5萬人,這樣的成績并不理想。艾瑞市場咨詢分析師曹軍波表示,MySpace中國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產品和服務的本地化程度不夠,不適合中國用戶。他說:“從某種意義上講,MySpace中文網站只是MySpace國際網站的翻譯版本,在本土化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市場競爭激烈
作為后來者,MySpace中國在中國Web2.0市場面臨著激烈的競爭。例如,本土競爭對手51.com、貓撲網和我酷網都吸引了數以千萬計的互聯網用戶。根據第三方調查機構公布的數據,貓撲網和天涯今年4月在中國社交網站訪問流量中合計占到48.8%的比例。在大學社交網絡領域,有“中國Facebook”之稱的校內網占據了領先的位置。千橡互動首席運營官劉建表示:“MySpace在美國市場取得的成功無法簡單地復制到中國。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感受到MySpace中國帶來的影響。”
除上述社交網站之外,還有多家網絡巨頭也瞄準了這一領域。微軟最近推出了Windows Live Writer,允許中國MSN用戶在線下寫博客,并與其博客服務Windows Live Spaces同步。中國網絡搜索巨頭百度也推出了一項名為“百度空間”的Web2.0服務,從而進入了社交網絡市場。
目前看來,MySpace中國對于如何本土化有著不同的看法。與競爭對手的網站相比,MySpace中國的首頁看起來更加“樸素”。MySpace中國營銷經理朱麗亞·朱(Julia Zhu)表示:“我們的目標用戶群體是18到25歲的大學生,或者工作經驗未滿三年的畢業生。對于我們來說,用戶參與和互動更為重要。”
市場反應平淡
6月13日,MySpace中國邁出了第一步,推出了一款即時信息產品。但是,這一產品可能難以吸引中國用戶。它還只是一款早期產品,不支持音頻和視頻聊天,也無法用于傳輸文件。中國即時信息市場已經被騰訊所壟斷,這家公司占據了84%的市場份額,而且籍此進入了游戲、網絡拍賣和移動即時信息服務等多個領域。盡管MySpace中國聲稱其即時信息軟件只面向現有用戶,不會同騰訊QQ直接競爭,但行業整合使它們不得不爭奪同樣的用戶。
到目前為止,MySpace中國的市場反應平平。一名署名“He”的新用戶表示,“MySpace中國并沒有給我帶來新鮮的體驗”;一名署名“ODBC”的用戶表示,“這一網站給我帶來了困擾”;還有一名署名“Chang”的用戶表示,“由于文化習慣不同,MySpace中國網站給人的感覺并沒有那么酷。”
盡管面臨重重挑戰,但MySpace中國并沒有失去信心。畢竟,MySpace中國背后有著新聞集團的強有力支持。朱麗亞·朱表示:“我們目前還無需考慮營收問題,我們未來半年到一年的主要任務是改進產品和服務。”(奧托)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