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中國獲得牌照后,與新浪和其他網站的合作引發業界口水戰。谷歌中國發言人詳解“買流量”與“送流量”
【網絡版專稿/《財經》雜志記者 何華峰】 谷歌終于在中國越過了迄今最大的一個門檻——牌照。谷歌中國發言人6月22日告訴《財經》記者,谷歌中國已經獲得了ICP牌照,將選擇合適時間公布獲得時間及其他具體細節。
4月底,谷歌(Google)中國總裁李開復在接受《財經》記者專訪時曾透露,谷歌獲發ICP牌照,應就在“最近的將來”。如今這一消息終獲證實。
谷歌中國自今年6月以來加速了本土化進程。除牌照獲批,谷歌在市場層面采取的一系列行動亦引人注目。特別是與新浪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和在上海成立研究院,標志著谷歌在中國的布局輪廓逐漸清晰。
李開復2005年12月正式就任谷歌中國區總裁,次年1月即推出Google.cn,標志著谷歌正式進入中國。李堅持“先招人,再做產品,最后推市場”的策略,但是這與谷歌適應中國ICP管理政策以獲取牌照的行動,在此后一年間飽受輿論質疑,業內甚至不斷傳出“李開復下課”的傳言。
今年3月初,李開復曾在電話中向《財經》記者坦承,“現在是公關的谷底!毖韵轮x,一是當時谷歌面臨的媒體環境很差;二是“谷底”之后,谷歌中國的回升即將開始。三個月之后,情況顯然已大有改善,谷歌中國發言人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以“不錯”來形容現在的媒體環境。
Alexa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三個月,Google在中國的瀏覽量正在爬升,特別是Google.cn的瀏覽量,三個月平均提高了66%。Google.cn前三個月平均的全球排名是37位,較三個月前提高了37位;6月21日這天更排名全球第38位,而2月11日的排名是86位,四個月提高50位,進步明顯。
“牌照松綁”
ICP牌照將是谷歌中國真正的起點。
李開復對內部曾經通報過幾個版本的時間表,包括2007年2月中旬、3月,然后是4月中旬。對于此前一直回避與中國政府主管部門直接打交道的谷歌,獲取牌照顯然任重而道遠。但谷歌對此一直表示樂觀,4月底對《財經》記者的說法是在“最近的將來”。
谷歌目前還沒有透露具體細節。但是記者獲知,谷歌中國此次申請ICP牌照,采用的是合資公司模式。
按照2001年12月國務院頒發的《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組建合資公司是外資在中國獲發ICP牌照的惟一合法路徑。按此辦法,在經營基礎電信業務的企業中,外資出資比例不得超過49%;在經營增值電信業務的企業中,外資不得超過50%。
去年2月,Google.cn落地不久,正在飽受批評之際,國內有媒體報道稱,Google.cn“涉嫌無照經營”,有關部門介入調查。
Google.cn使用的ICP牌照編號為“京ICP證050124號”,此號屬于“北京飛翔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后者是運營一家分類廣告網站——趕集網。
隨后,谷歌方面稱Google在中國沒有ICP牌照,因此與趕集網合作,由后者代為運行Google.cn域名,Google向趕集網提供全面技術支持和相關回報。
分析人士認為,谷歌中國應是在ICP牌照風波后,即去年2月遞交的申請。
谷歌獲發牌照后,諸多困擾已久的難題可迎刃而解。目前,Google.cn的服務器一部分在中國,一部分在美國。李開復希望,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服務器搬到中國,這對提高穩定性和加快搜索速度都大有好處。
此外,獲得牌照之后,谷歌中國也可正式開始在中國市場開始推廣。
聯手新浪
6月11日,谷歌與新浪宣布全方位合作,直接的表現是,谷歌的網頁搜索框出現在新浪各個頁面的顯要位置上。此前,同樣的搜索框已在大大小小的網站上紛紛出現,其中包括騰訊,也包括很多名不見經傳的小網站。
谷歌與其他網站合作由來已久。谷歌最早是為網易和騰訊提供搜索引擎,騰訊的搜索引擎搜搜即是谷歌提供。今年初,谷歌又宣布與迅雷合作,把搜索框放在了迅雷的網頁上。谷歌還與其他許多網站——包括《財經》雜志網站——結成聯盟。這些合作伙伴可以分享谷歌的AdSense廣告分成。
谷歌與新浪的合作與以前的合作沒有太大差別,但新浪作為中國第一門戶的重要地位,卻加深了雙方在業界的影響。
首先,與新浪的合作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谷歌在中國互聯網界的生存環境。谷歌自正式進入中國以來,飽受業界和輿論質疑;而新浪為中國第一門戶,又是中國最重要的互聯網媒體,與新浪合作,意味著谷歌占據了一個制高點,有助于穩住陣腳。
最重要的是,新浪有巨大的流量,與新浪合作,可以在流量上為谷歌作出巨大貢獻。而此前網易和騰訊的搜索并不計入谷歌的流量。
除此之外,新浪這個平臺,也可以在事實上成為谷歌的一個推廣平臺。
谷歌與新浪的合作,還為未來的合作埋下了伏筆。谷歌的某些在中國受政策限制不能做的產品,可以通過新浪這樣的合作伙伴來做,比如視頻網站YouTube。
谷歌目前正在推整合搜索,在搜索結果里,也可以出現視頻搜索結果;甚至谷歌可能在未來更多頁面上放上新浪的產品。谷歌中國的內部人士認為,這樣可以使谷歌的產品線更加豐富,對雙方都有好處。
分析人士指出,過去谷歌在與百度競爭中的一個劣勢是很多產品不能做,產品線不夠豐富,導致一些客戶流失。引進新浪這樣的合作伙伴,可能是不錯的解決方案。
谷歌此次與新浪合作也受到批評。雅虎中國的一位高層就公開指谷歌是“通過合作買流量”。對此,谷歌發言人表示,谷歌與其他網站合作帶來新的流量,是自然而然的事。不過該發言人沒有透露谷歌與新浪合作支付的價格,稱“這是各家競標的結果”。
另有批評稱,Google.cn的一些流量來自對google.com的分流。目前google.cn在中國排名第七,較兩個月前提前了一名;而google.com在中國的排名是11,較兩個月前退后了一位。
谷歌相關人士表示,google.com因為敏感詞或者其他原因接不上時,谷歌中國會有專門的技術將頁面自動導到google.cn。另外,google.cn確實是未來谷歌在中國重點推廣的網站,但是google.com永遠不會消失;至于分流了多少,則不好計算。
布局初定
作為一家以技術見長的公司,谷歌更看重人才的布局。6月25日,谷歌中國的上海研究院正式成立。這樣,谷歌中國在大中華地區形成了北京、臺灣和上海三大研究院。中國區研究院規模成為谷歌最大的海外研發團隊。
上海研究院由技術總監王勁負責。王勁此前在接受《財經》專訪時說,谷歌的原則是,哪里有人才,Google就把研發中心設到哪里。他自己在上海已安家六年,希望留在上海。上海的人才很多,有很多高校,很多人希望在上海工作,所以要在上海設點。
事實上,此前臺灣研究院也依此原則設立。負責臺灣研究院的簡立峰來自臺灣,谷歌就同意他在臺北工作,主持臺北研究院。
除了主導產品開發的工程研究院,谷歌中國還設立了基礎研究院,偏重于基礎性研究,由此前任加州理工大學教授的張智威負責。王勁說,上海研究院會把更多的重心放在AdWords和AdSense等產品上面。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