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L和時代華納六年前合并之后,并未達到預期的效果。華爾街分析人士就此猜測,時代華納可能會將AOL分拆出去,或者與其它互聯網公司合并。一些分析師認為,時代華納總裁兼首席運營長杰夫·比克斯(Jeff Bewkes)可能會接受分拆AOL的方案。比克斯一向被認為是時代華納CEO迪克·帕森斯(Dick Parsons)的接班人,后者的合同將于2008年到期。
分拆傳聞四起
此前一個月里,由于分析師猜測時代華納可能分拆AOL,該公司股價持續上漲。但與此同時,其它媒體股也隨著大盤整體上漲。過去幾周,瑞銀集團和貝爾斯登分析師多次建議時代華納應盡快確定AOL部門的未來,并提出了兩種方案:其一是分拆AOL,就像此前曾分拆有線電視部門一樣;其二是與其它互聯網巨頭合并,Google、雅虎、微軟MSN、以及Ask.com的母公司IAC都是潛在的合作伙伴。事實上,Google已于2005年底收購了AOL 5%的股份。
3月16日,瑞銀集團分析師發布了有關時代華納應當分拆AOL的報告。自那之后,時代華納股價上漲了近6%。當然,時代華納股價上漲并非完全因為這份報告,因為迪斯尼、新聞集團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股價同期也在上漲。3月26日,貝爾斯登分析師也發布了類似的報告。到目前為止,時代華納管理層還沒有就此發表評論。但在上月舉行的一次媒體會議上,比克斯否認了時代華納正就分拆或出售AOL進行談判的傳聞,他說:“我們現在仍然看好AOL的發展前景,而且對公司當前的戰略充滿信心。”
分析師稱時機未到
與此同時,一些科技和華爾街分析師也認為,現在并不是時代華納出手AOL的恰當時機。Jupiter Research高級分析師大衛·卡德(David Card)表示:“作為全球第一大媒體公司,時代華納不應在互聯網領域毫無表現,而應當擁有一個面向大眾的門戶網站。就目前看來,AOL仍然是時代華納的最佳選擇。過去幾年里,AOL的運營戰略變來變去,但現在已經有所起色。”
得益于網絡廣告業務的飛速發展,以及管理層大規模調整,AOL過去幾個月的業績讓投資者看到了曙光。2006年8月,AOL宣布將不再向寬帶用戶收取電子郵件服務費用。AOL之所以出臺這一舉措,主要由于付費用戶人數持續下滑。AOL去年11月宣布,任命NBC環球前高管蘭迪·法爾科(Randy Falco)為董事會主席兼CEO,取代了原來喬納森·米勒(Jonathan Miller)的位置。
廣告戰略初見成效
目前看來,這兩項舉措已經給AOL和時代華納帶來了豐厚的回報。隨著AOL將業務重心轉向增加旗下網絡資產,如AOL.com、TMZ.com和MapQuest的網絡流量,該公司的網絡廣告營收增長了49%。市場研究公司Sterling Market Intelligence的首席分析師格萊格·斯特林(Greg Sterling)表示:“AOL的廣告營收戰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AOL正在由付費用戶模式向廣告支持模式轉型,要完成這一轉型并不容易。”
但到目前為止,網絡廣告營收在AOL總營收中所占比例還不大。由于用戶服務費用減少,不計入折舊和攤銷,AOL第四季度的總銷售額和運營利潤均出現了下滑。投資公司Oppenheimer的分析師湯瑪斯·埃根(Thomas Eagan)認為,盡管遇到一些困難,但現在就談論時代華納將分拆AOL還為時尚早。他認為,時代華納首先應當觀望AOL新戰略能否獲得成功,隨后再決定是否改變其所有權。
埃根表示:“從初步結果來看,AOL向廣告轉型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因此對于時代華納而言,現在分拆AOL的時機還不成熟。時代華納應當給AOL更多的時間,等待新戰略發揮效力。”不過,他認為時代華納將于2008年或2009年針對AOL采取一些措施,因為屆時比克斯將完全接管時代華納。盡管比克斯也是AOL的支持者,但他一直沒有排除未來分拆AOL的可能。
在上月舉行的貝爾斯登會議上,比克斯表示,如果AOL運營狀況好轉,而且買家愿意為其支付較高的價格,將其出售并非完全不可能。貝爾斯登分析師斯賓塞·王(Spencer Wang)表示,AOL的總價值超過200億美元,相當于時代華納市值的四分之一。Jackson證券公司分析師格萊格·戈巴滕科(Greg Gorbatenko)則認為,時代華納完全沒有必要分拆AOL。他表示,時代華納分拆有線電視部門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因為該公司可以將所得收益用于收購。但過去幾年里,AOL已經完成的幾筆收購,特別是在網絡視頻領域。(奧托)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