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幣在尚未完全擺脫“沖擊人民幣”指責的同時,缺乏監管規范的形象再度凸現出來。
與外,為了配合國家部委查禁網絡游戲賭博的活動,各網游公司已經從官方層面截斷虛擬貨幣回兌渠道,但鑒于虛擬貨幣不可否認的財產屬性,依然使網游公司面臨尷尬。
近日,有讀者致電本報,建議聯眾等休閑游戲公司設立“防沉迷”資金上限,原因是“在網上打麻將,家人幾天就可能輸掉相當于幾百元人民幣的虛擬幣,是否可以考慮參照MMORPG的防沉迷系統,讓休閑網游運營商也限制游戲賬戶資金流動數額。”
網絡麻將輸贏不亞于現實
目前,國內的法律未對網絡“賭博”進行硬性的“資金數量”規定,公安機關在實際操作中,“對群眾帶有少量彩頭的打麻將、玩撲克等娛樂活動,不以賭博行為查處。”
但在本報讀者曲先生看來,母親在聯眾上玩麻將,幾天輸掉相當于幾百元人民幣游戲豆的做法,似乎就稱得上是“賭博”行為。
按照目前的“匯率”,一塊錢人民幣可以換取一個聯眾幣,一個聯眾幣可以換取100個財富值,100個財富值可以換取1000到2000個游戲豆不等。
在聯眾的高級麻將館中,玩家除了每進一次房間要交納2000豆的服務費之外,番數也從16、32、64倍不等(有時聯莊還會倍數更高),曲先生母親在玩麻將時,一把輸贏會有幾百萬游戲豆,“這樣一天就把一百元一張的游戲卡花光了。”
曲先生告訴記者,母親身邊還有其他一些退休教師朋友也在聯眾打麻將,“每個月退休金只有1千多元,一天百元的輸贏對他們來說并不算小數字,網絡游戲因為不受場地、人員的限制,在上面玩的時間會更長。”
盡管聯眾在游戲豆體系中,對每款游戲設計了不同的輸贏上限,但是曲先生還是希望能模仿MMORPG的防沉迷體系,讓休閑游戲運營商對每個賬戶的流出流入金額進行限制,來防止游戲涉及的金額過大。
曲先生認為,“盡管虛擬幣并不能在游戲公司官方回兌,但游戲賬號可以在任何C2C第三方交易平臺上換到真金白銀的人民幣。”
虛擬幣監管呼聲日益強烈
繼人大代表在兩會上呼吁“盡快明確網絡虛擬貨幣主管機構,由主管機構針對網幣目前出現的問題以及其他需要解決的問題,盡快制訂對網幣的管理辦法。”騰訊也近期呼吁網絡無形財產的保護立法。
聯眾新任CEO伍國梁表示,目前的虛擬幣對金融體系并不構成威脅。
“在高渠道成本與交易數據不全的情況下,今天的虛擬貨幣是沒條件與金融體系競爭的。但從長遠看不知道是否有可能。可能20年之后,把虛擬幣現渠道的平均成本壓縮到1%的時候,也許有可能談得上沖擊。”
本報記者 李寬寬
- 相關鏈接
虛擬貨幣監管歸口尚未確定
近日,文化部、工商總局、公安部、信息產業部、教育部等14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網吧及網絡游戲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規定對虛擬貨幣管理的基本制度。
同時,首次明確提到中國人民銀行的監管職能:
□嚴格限制網絡游戲經營單位發行虛擬貨幣的總量以及單個網絡游戲消費者的購買額;
□嚴格區分虛擬交易和電子商務的實物交易,網絡游戲經營單位發行的虛擬貨幣不能用于購買實物產品;
□消費者如需將虛擬貨幣贖回為法定貨幣,其金額不得超過原購買金額;
□嚴禁倒賣虛擬貨幣。
此后,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人事司司長韓平表示,虛擬貨幣是否該歸央行管理,應該研究。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