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十年之前,甄榮輝和他一手創建的前程無憂在中國幾乎沒有競爭對手。但現在的情況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前程無憂面臨著數十家競爭對手的強勁挑戰,大家爭奪的焦點是價值8億美元的中國出版物和網絡招聘服務市場。在此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招聘服務在中國并沒有市場,因為大多數人的工作都由政府分配。不過,這種情況已經一去不復返,預計今年將有近500萬名大學畢業生需要尋找工作。
為了招聘到理想的員工,很多企業都購買了前程無憂的網絡招聘服務。通常情況下,中國白領職員每兩到三年就會更換一次工作,這從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前程無憂等招聘服務公司營收的增長。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前程無憂受到了投資者的追捧。2004年9月,前程無憂登陸納斯達克。在短短的三個月內,前程無憂的股價就由14美元飆升至55美元以上。
不過,前程無憂的真實“熱度”并未達到投資者的預期。由于上市后首個季度的業績未能達到預期,前程無憂股價隨即大幅下跌。目前,前程無憂的股價一直保持在15美元左右,市值約為4.1億美元。甄榮輝表示,前程無憂當時的業績之所以未能達到預期,主要由于市場需求突然疲軟。他同時稱,前程無憂現在已經處于非常有利的位置,未來可能會開展收購。
2006年,前程無憂的凈利潤為1270萬美元,營收為8940萬美元。摩根斯坦利預計,前程無憂2008年凈利潤將達到2560萬美元,營收為1.22億美元。摩根斯坦利曾經是前程無憂的首次公開招股(IPO)承銷商。到目前為止,前程無憂已經在中國26個城市開展運營。數據顯示,前程無憂2005年在中國網絡招聘服務市場占據了20%的份額,主要競爭對手中華英才網占據了15%的份額,智聯招聘網占據了8.8%的份額。
甄榮輝認為,中國網絡招聘行業的整合勢在必行。他說:“規模效應對網絡業務的影響非常大,企業的規模越大,也就越容易保持較高的利潤率。如果一個網站能吸引更多雇主,就可以贏得更多求職者。另一方面,有了更多求職者,也就可以吸引更多雇主,這是一個良性循環。”不過,前程無憂還未找到合適的收購目標,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在開展收購的過程中,前程無憂將面臨風險投資公司的競爭;其次,很多創業者并不愿意將自己創辦的公司出售。
甄榮輝今年44歲,出生在中國香港,擁有香港大學和歐洲工商學院授予的學位。1998年,甄榮輝和美國貝恩咨詢公司的同事一起創建了前程無憂。前程無憂最初與《中國貿易報》合作,在北京推出了《前程招聘專刊》。1999年,前程無憂又推出了招聘網站,進入了網絡招聘服務市場。前程無憂2006年營收有31%來自于網絡招聘服務,56%來自于出版服務。
前程無憂將傳統出版物同互聯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中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中國仍然有很多求職者通過報紙尋找工作。進行首次公開招股之前,海外廣告顧問曾建議前程無憂淡化處理出版物業務,以吸引更多追捧互聯網概念的投資者,但這一建議沒有被甄榮輝采納。前程無憂現有的業務包括經理人搜索、校園招聘和簡歷篩選服務等等,與主要投資者、日本人力資源服務公司Recruit有很多相似之處。
目前看來,前程無憂短時間內恢復到創辦之初的增長速度并不現實。在進行首次公開招股之前兩年,前程無憂的營收一直保持著70%的年均增長速度,這也是該公司上市后股價一度大幅上漲的主要原因。甄榮輝表示:“進行首次公開招股之前,我們一直非常低調,甚至拒絕了CNBC的采訪。但是,CNBC最終采訪了一家曾投資過我們的風投公司,并得出結論,‘這只股票將比Google還要熱’。上市之后,前程無憂股價大幅上漲,但是我們感到非常擔心,因為這樣的上漲速度并不正常。”
甄榮輝的擔心并沒有持續多久。上市之后的第一個季度,前程無憂的業績就未能達到預期,從而導致股價大幅下跌。甄榮輝表示:“為什么前程無憂那一季度的業績突然增長減緩,我現在仍然無法解釋。”不管什么原因,前程無憂都失去了投資者的信心。由于股價大跌,前程無憂甚至遭到納斯達克官員的指責,以及股東的訴訟。
前程無憂目前面臨的最大考驗是如何應對來自競爭對手的挑戰。前程無憂的兩大競爭對手——中華英才網和智聯招聘網都獲得了海外投資,其中美國招聘服務巨頭Monster以5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中華英才網40%的股份,澳大利亞網絡招聘服務公司Seek則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智聯招聘網25%的股份。如果前程無憂繼續保持市場領先優勢,并促進股價上漲,至少甄榮輝和他的同事不需要再尋找其它工作。(奧托)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