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月后,他們將代表中國去角逐“安永全球年度企業家”。有人說,從楊元慶、黃光裕、郭廣昌、李彥宏、郭少明中脫穎而出,他們二人是幸運的,但幸運背后總有一些必然因素和過人之處。
執著,中國企業家最缺乏也最需要弘揚的精神
主持人:首先恭喜你榮獲2006年安永企業家大獎,這是一場弘揚企業家精神的盛典。你把企業家精神比喻成充滿激情的詩人——在中國這樣的創意市場中,必須有顛覆性的思考,必須有一種跨越式的思維模式,這樣才會取得比較大的成果。在你看來,中國企業家最值得弘揚的精神是什么?缺失的又是什么?
江南春(Blog):最需要弘揚的,還是執著,一種“呆”的精神。那些成功的企業家,大多數人都有這個特質,譬如鳳凰衛視的劉長樂、聯想的楊元慶。上海復星的郭廣昌談到的“學習的能力”也是值得弘揚的精神,因為今天的企業家常常會遇到陌生的領域,如何每天有一個好的心態,邊干邊學很重要。此外,需要弘揚的還有創新的精神等等。
要說最缺失的精神,也是執著、堅持。現在創新的精神正在被樹立,但是,從過往的失敗案例來看,很多人在創新的初期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可是遇到困難后,就會放棄;其次缺失的是對細節的掌控。我一直說細節是魔鬼,幾個細節的不成功就會導致整個盤子的被否定。我們對樓宇電視,會特意雇傭公司外的人去檢查,讓外邊的人幫我們發現缺陷和不完美的地方。
主持人:以盛大、分眾和如家為首的企業崛起之前,上海雖然是經濟強市,但是企業家稀缺,你認為是什么原因導致了今天上海企業家群體的出現?
江南春:上海企業家缺少孤注一擲的勇氣,不敢把全部身家放進去。但是現在有了融資的環境,資本問題能通過融資解決。上海的風氣是做事專業,講誠信,但是缺少閩南的“愛拼才會贏”的精神。包括我和郭廣昌,都不愿意冒險,不喜歡賭博。其實我當初做分眾時,如果沒有找到融資,也許我就放棄了,但是時代把我們推到了風口浪尖,不需要我去賭博。
主持人:兩年前,江南春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名字,幾乎在一夜之間,你的知名度和商業模式被大眾追捧,這種改變是突然的。分眾成名后,對你個人的心理和生活方式有什么改變?
江南春:生活上基本沒什么改變,甚至因為有了錢,欲望反而更少了。我的車還是6年前買的,和上海出租車一樣的奔馳,穿著也沒有什么改變。中午基本都是吃盒飯,要說變化,也就是從8元的盒飯漲到10元的盒飯,不吃也沒有關系。
心理上的變化也不太多,我在專業領域是一個超強自信的人。好的改變是借此認識了更多的人,能和更多優秀的選手接觸,他們在其他領域的見識,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譬如資本市場、兼并收購,是在高盛對付我們的過程中學會的,我學會后又去對付別人;我從阿里巴巴的馬云、蒙牛的牛根生身上也學到了很多;也跟郭廣昌學到了多元管控能力、學習能力。拜訪李嘉誠后,發現他聊房地產、聊能源如數家珍,這也讓我很震撼。的確,生活圈、社交圈的改變,讓我提高了學習能力。
太遠的事情,我沒有考慮過
主持人:你是一個工作狂,一天16小時都在不停地工作,對空間和時間的恐懼迫使你每天不斷向前。在你的設想中,5年、10年后,分眾是家多大規模的企業?
江南春:這個我很難去講,我基本只看明年和后年,再遠的事情就沒考慮過。就像3年前,我根本想不到能把公司發展成今天的規模。所以,我也不想很遠,也不想未來的規模,規模只是一種結果,而我需要思考的是顧客價值。把這件事做對了就行,不要看得太多,那些讓資本市場去看吧。
主持人:分眾繼續成長的瓶頸和挑戰有哪些?
江南春:最主要的是來自人力資源的瓶頸,現在的要素中,資本已不是瓶頸。對我們來說,人力資源主要包括管理和創新的人員。媒體的利潤來自想象力,我們夠不夠有想象力,如何保持想象力,如何讓我們繼續用懷疑的眼光去看目標市場,不讓顛覆的模式淡化,這些都是挑戰。
第二個挑戰,是防止頭腦過熱的挑戰。很多企業都是在成功之后產生問題,如何控制那種自己什么都能的錯覺,遏制自己不去做脫離能力范圍的事情,繼續保持審慎的態度,抵制誘惑。過度自信絕對是一個錯覺。
主持人:不久前,你在博客中分享了對中國傳播行業未來機會的思考,關鍵詞有9個,“分眾、植入、娛樂、體驗式行銷、垂直、社區、定制、收費化、超媒體結構”。姑且將其稱為“九種機會”,對你來說,作為生活圈媒體的分眾,將如何重點把握其中的幾種機會?
江南春:當時是在一次互聯網的創業大會上,我聽到很多人說他們想和我們做一樣的事情。我就想說,不要和我們一樣,在這個領域,肉已經被分眾吃了,留下的也就是一些湯湯水水。而除了分眾這個模式外,未來的機會其實還可以從其他的地方找到。譬如說你有一個200個網站的網站群,未來,你不用告訴廣告主在哪個網站上投放,你只要告訴廣告主你投放給誰看,這些都是機會。未來的網站上有許多的空白點,這是一種超媒體結構。
對分眾來說,我們的戰略其實很簡單,基本路線一個是植入,另一個是分眾。我們的廣告主從以媒體為中心,到以受眾為中心,從現在開始到5年后,廣告主將不會研究媒體,而是研究受眾的生活形態,這個時候,誰能把他們的產品植入到生活模式中,就很厲害。分眾今后也是沿著自己的基本戰略去構架。
未歸檔之心語點滴
——這個世界沒有多少原創,只是對原創的重新組合。像一支玫瑰、燃燒的嘴唇單獨存在時,也不覺得有什么創意,但如果將兩者合在一起——一支玫瑰阻擾你燃燒的嘴唇,這個意義就不一樣了。
——我一直有飛的感覺,有時特別渴望停下來,但只有在過年的時候,別人都停下來了,我才能停下來。
——被鱷魚追的人跑得最快。我們內部有激烈的競爭機制,這樣別人想跟我們競爭就很難。
——運氣是很多元素在某一時間的結合點。我的成功的確是有很多巧合存在,但如何把巧合固化成優勢,把幾次巧合固化成優勢,然后創造更多的巧合,這是一種能力。
——做事情執著很重要。就像《圍城》中的方鴻漸,如果他在樓下多等3分鐘,結局就不一樣了。
江南春:
早在上大學時就開始在廣告行業當兼職銷售員,并在短短一年內成為取得最高銷售額的銷售人員,從而表現出了在廣告行業的潛質。
依仗這份天分,在1994年創辦自己的廣告公司。
2003年,創立分眾傳媒,并在中國首次推出了“戶外視頻廣告聯播網絡”的概念。在一年半的時間中,成功吸引到了8500多萬美元的資金,并將其市場拓展到了中國的香港、臺灣和新加坡。
2005年,分眾傳媒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此后,陸續收購了另外幾家廣告公司,包括分眾傳媒最大的競爭對手——聚眾。目前,分眾傳媒在中國74個城市開展了業務,占據戶外視頻廣告市場70%的市場份額,并將業務拓展到移動電話和電影院等其他廣告媒體領域。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