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訊 (記者 邢飛) 隨著TOM易趣收購案更多線索的浮出,人們驚訝地發現,eBay這個美國電子商務巨獸絕非要放棄中國市場,相反,它在這個市場留下了最激烈的伏筆。
去年年底,通過合資的形式,TOM接管了eBay易趣,這宗交易被公認為是跨國網絡巨頭在華“水土不服”的經典案例。2003年,惠特曼主政的eBay以1.8億美元買入易趣時,易趣壟斷了中國網絡拍賣市場;3年后,易趣成了第二,并有淪為第三的可能。
但也許沒這么悲觀。真實情況是,eBay在中國剝離的只是那些不賺錢的業務,那些業務需要耗費太多的精力,并且前景不明。
最新的事實再次證明了eBay的判斷。2006年8月,惠特曼公布了一項富有爭議的決定,提高其網絡店鋪的服務費用,意圖刺激其在線拍賣業務。
這個決定如果在中國發生,只能有一個結果——把用戶推向淘寶網與拍拍網。但在美國,這一決策卻產生了深遠影響:eBay上季度財報給所有投資者帶來了一個巨大的驚嘆號,凈利3.49億美元!陡2妓埂冯s志將美國股民當時的心情描述為“狂喜”。
專業人士分析,eBay目前在中國市場的運作,專注于電子支付、跨國貿易和研發,“顯然,專注于跨國貿易的eBay中國,是惠特曼留在中國的‘火種’”。
最重要的是,“火種”無人可以復制。eBay旗下的貝寶(PayPal)是世界范圍內的首選支付工具,支持17種貨幣,再加上eBay遍布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22億用戶,一個結論已非常清晰——國內中小企業在進行網絡跨國交易時,幾乎沒有其他選擇。
上述業務,一直是eBay最具核心競爭力的。至于在中國只能賠本賺吆喝的業務,eBay實在沒有精力跟淘寶糾纏,它目前的主要任務是在美國擊敗Google的挑釁。
實際上,eBay中國所有跟跨國交易有關的資源,不但從未想過放棄,相反,近期正悄然擴編。2006年11月,他們最新上線中文版“全球貿易中心”,聘用了一批客戶培訓經理。
在美國,eBay目前的回暖被認為是電子商務全面復蘇的一個征兆。在中國,eBay以退為進的策略,埋下了太多競爭伏筆,他們對此有充分的耐心。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