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像Digg這樣類型的網站已經大量出現。互聯網營銷者們紛紛編寫自己的新聞報道,付錢給人們推銷自己的商品以提高在Digg,Reddit(reddit.com/)及Delicious(del.icio.us/)等網站上的鏈接數量以及評級等級。
|
Digg首席執行官Jay Adelson 說:“為了在Digg網站上獲得很好的排名,一些人不惜假冒新聞挖掘者。”
和傳統的新聞網站需要編輯來決定選稿不同,兩年前成立的Digg網站讓用戶來選擇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新聞。如果用戶覺得一篇新聞報道有價值,他只需輕點“Digg”按鈕。
如果他們不喜歡一篇報道,也可以對這篇報道做降級的處理。在Digg的首頁上,全部是最受讀者歡迎的故事,用戶對這些新聞評論相當積極。
這些體現公平原則的新聞聚合網站使得很多傳統的網上媒體,包括我們CNET新聞網站都在自己的文章后面加上了“Digg This”的標簽,以方便讀者對其聚合。
這樣一來,Digg等網站也成為廣告營銷者以及垃圾郵件發送者的樂園。由于Digg等網站上的熱門新聞來自其它網站,因此,營銷者們竭盡所能的泡制新聞故事,爭取能夠登錄Digg。
Digg 上某篇新聞的連接數越多,那么原網站被搜索引擎收錄的幾率就越大,從而給源網站帶來流量與收入。
一些人專門提供所謂的“內容生成服務”,他們將新聞故事賣給需要被Digg收錄的網站。這種結合了垃圾信息與博客的結合體被稱為“splogs”(垃圾博客)。這些博客的內容通常在標題中冠以“Apple”(蘋果),“geeks”(極客)等Digg讀者喜歡的關鍵字。
這些投機取巧的網站營銷者們雖然很懶,但絕對不笨,他們將新聞故事從源網站上“摳”出來,放到自己的網站上,然后爭取被收錄到Digg上,從技術上講解,他們“劫持”了原本應該指向新聞文章原來的網站鏈接。
Digg并不是唯一一家碰到此類問題的網站。Reddit和Delicious這樣的新聞聚合網站均有這樣的問題存在。
ACS互聯網營銷公司首席技術官Neil Patel說,有些公司不惜出價1.5萬美元爭取自己的新聞內容有上Digg的機會。
如果一篇新聞報道在Digg上成為首頁熱門的文章,那么會有很多的用戶訪問這個網站,從而在搜索引擎的排名靠前,這樣以來,這些公司就不需要再花錢在打搜索引擎廣告了。
另外一個途徑是獲得Digg這類社會性媒體網站用戶的支持,比如,讓那些聲譽比較高的用戶替自己公司寫文章。
此外,還有些營銷者收買人來替自己的文章投票。一個叫做用戶/提交者(User/Submitter)的網站就給那些在Digg上提交了三篇文章的用戶50美分,如果一篇文章成功登錄Digg,那么每篇文章提交者會獲得20美元的報酬,另外,某篇文章每獲得一個投票,用戶就會獲得1美元。
專門從事搜索技術研究的獨立研究師Kennedy說:“Digg的影響力已經很大了,它可以輕易的影響人們購買一種產品或者股票的態度。假新聞就影響了索尼PS游戲機的聲譽。”
他說的是11月20日Digg首頁上出現的假新聞,題目叫做“路透社剛剛出爐的新聞,索尼將召回65萬臺PS3游戲機!!”
Digg方面稱,他們能夠對付這種造假。
Digg的Adelson說:“我們有辦法辨別那些復制,欺騙排名的行為。”
另外,Digg的68萬名注冊用戶也可以充當警察及事實的辨別者。
但,這就是一場貓和老鼠的游戲。
Jupiter研究公司的分析師Barry Parr說:“Digg等網站正在艱難的對付此類問題。但是,除非完全杜絕作弊行為,否則社會性新聞網站的可信度永遠值得懷疑。”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