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喆 裴曉蘭
兒子沉迷網絡游戲,甚至曠課去網吧。父親多次教育兒子未果,矛盾逐漸激化。最終,一次勸阻失敗后,變故突生——父與子發生激烈爭吵后,憤怒的父親掄起鎬把,打死了兒
|
專家提醒,對于沉迷網游的孩子,家長要對癥進行說服,不宜強制孩子戒網癮。
父親失手打死兒子
14歲的張云(化名)家住平谷區大興莊鎮魯各莊村,今年剛升入初三。幾年前,他的父母特地將他送入平谷一所名校就讀,希望他以后能考入理想的高中。
從去年開始,張云逐漸沉迷于網絡游戲。盡管父親張杰(化名)和母親李芳(化名)多次對兒子進行勸說,卻收效甚微。上初三后,學校開始在每周日為學生補課,張云時常向學校請病假,然后去網吧玩游戲。
11月5日是一個星期日,張云跟父母說要回學校補課,便離開了家。當天中午,張杰接到老師打來的電話,詢問張云為什么沒去學校。老師還提到,張云3日就請了病假,提前離開了學校。
接到電話后,張杰夫婦發動親朋四處尋找兒子。直到8日深夜,在張云一個同學的提醒下,張杰在離家約3公里的一家網吧里,找到了正在玩游戲的張云。
張杰將張云領回家后,關在屋里兩天,力圖使他保證以后不玩游戲。但張云表現得很倔強,不肯保證不再去網吧。
11日下午,張云再次提出要去網吧玩游戲。勸說無效后,張杰向兒子下了“要么就別再玩游戲,要么就別再上學”的最后通牒。張云隨即回屋寫下內容為斷絕父子、母子關系的字條。將字條交給父母后,張云轉身往外走。
“你要是敢走,我就打斷你的腿!”張杰喊道。“不用你打,我自己打斷一條腿,就不欠你們的了!”張云回應。
母親李芳跑上前要拉張云,張云動手打了她。見此情景,張杰抄起一根鎬把掄向張云,張云倒地死亡。
村民聯名為其求情
30日上午,記者到了張杰家。事發后張杰被刑拘,他的姐姐和妹妹在家照顧父親。
張杰的父親始終眉頭緊鎖,嘴邊起了很多水泡。張杰的妹妹說:“我們什么都不想說,太傷心了!”
張杰的姐姐說,一切來得太突然、太意外,家中的所有親戚至今都不愿提及此事。
據記者了解,得知張家的變故后,魯各莊的村民組織了集體簽名,為張杰求情。不到兩天時間,1100多人的村子里有700多人簽名希望對張杰從輕發落。
村委會和村黨支部也聯名向警方出具了一份證明,介紹張杰平時善良老實等情況。
“張杰人很和氣,在村里人緣很好。他從沒動過別人一個手指頭。”村治保主任王先生說。
“張云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愛玩網絡游戲了。”魯各莊村黨支部張書記說。
“網吧為了賺錢真是缺德啊,怎么能放14歲的孩子進去玩呢?還一玩就是幾天。”村民說,張家出事后,村里的大人們對孩子的管教嚴格起來,尤其不讓孩子去網吧。
據了解,目前被刑拘的張杰情緒低落,表達過強烈的悔意。
專家指出不要強制孩子
北京軍區總醫院網絡成癮治療中心陶然主任說,家長發現孩子迷戀網絡游戲后,不應強行要求他戒掉網癮,而應冷靜尋找孩子迷戀網游的原因,并進行說服教育。
陶主任認為,在發現孩子迷戀網游后,應首先分析孩子喜歡網游的原因,了解孩子喜歡扮演游戲里的哪種人物,并分析孩子喜歡這種人物的原因,是不是因為壓力太大等。然后,家長可對癥對孩子說服教育。家長應學習電腦網絡知識,科學地指出過度上網的危害。這樣家長的教育才能讓孩子信服,而不是被孩子蔑視。
陶主任提出,如果多次勸說都不能阻止孩子迷戀網游,應考慮孩子是否患有精神抑郁等心理疾病,要及時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